为什么第一家达成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是比亚迪?

不久前,比亚迪在深圳坪山的全球总部举行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仪式。这不仅是比亚迪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,更是中国汽车品牌甚至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时刻。

在所有车企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当下,比亚迪能够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,显然有着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逻辑。

与300万时间线并行的多品牌路线

翻开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发展史,你肯定会被比亚迪近两年的“速度”所震撼:从比亚迪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,足足用了13年,从100万到200万用时一年,而从200万到300万仅用时半年。这条时间线表明,比亚迪正在新能源赛道上演全新“加速度”,领跑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,推动中国汽车的崛起与全球绿色出行的加速变革。

或许,你会对比亚迪的第一个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时间段有所不解,其实,这是谁也不能违背的企业发展规律所致。产品销售也好,用户获取也罢,前期总是要经历0-1%的突破,当然,这个过程肯定是耗费巨大,耗时很长;到了1%-5%的阶段,增长速度可能还是相当缓慢,但是已经呈现出了上扬的趋势,这也意味着企业发展的蓄势过程已经初步完成;一旦这个指标突破了5%,企业基本上是进入了稳健发展的阶段,用户活跃度和口碑效应迅速凸显,并因此生发出聚拢更多客户的强大力量;如果顺利地突破10%,就有了足够的力量促成爆发式的增长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比亚迪的第一个100万辆所经历的13年,正是培育市场和用户,逐步走向稳健发展期的初始时期。

渡过初始阶段后,比亚迪迅速突破了10%这个关键节点,第二个100万辆用时1年,第三个100万辆用时仅半年,都表明比亚迪经过多年的积累之后,已经进入了爆发期。近期销量就是一个验证,比亚迪已经连续2个月销量突破20万辆,按照这个趋势来看,11月份比亚迪有望提前达成其年销150万辆的目标。

其实,比亚迪超速发展,也与其品牌布局有着很大的关系。纵观比亚迪的发展路线,从最早的一个品牌打天下,经历了十余年的厚积薄发,奠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坚实基础。及至后来王朝网、海洋网和腾势形成规模,比亚迪完善的品牌矩阵,已经为其未来发展铺就一条顺畅的道路。如今300万辆新能源车的达成,证明了比亚迪多品牌策略的成功。

当然,对于比亚迪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品牌而言,已经迎来了品牌向上的关键期,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,比亚迪有能力也有责任引领这一波向上的浪潮。有关这方面,比亚迪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,在300万辆下线的当天,比亚迪正式发布全新百万级高端品牌——仰望。对此,王传福直言:过去,比亚迪脚踏实地,自主掌握核心技术,在无人区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;未来,我们将继续仰望星空,向着技术高峰进发。

除仰望品牌外,比亚迪还将在2023年推出一个极具专业性、个性化的全新品牌,满足消费者日益凸显的个性化需求,与用户共建共创,并面向全市场公开招募优秀经销商加盟。很显然,随着仰望以及全新品牌的推出,为比亚迪的品牌路线又添加了新因子,可以预计的是,比亚迪的加速度还将持续加快。

技术优势是300万辆车下线的重要原因

对于比亚迪来说,能够成为率先达到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中国汽车品牌,除了品牌策略的成功,最重要的还是对于技术的坚持。

早在2003年,新能源车甚至连明确的概念都没有的背景下,比亚迪便开始了对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布局,从逐步掌握电池、电机、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,到通过多年的垂直整合与技术创新,积累2.6万项全球授权专利,形成庞大的“技术鱼池”,比亚迪实现了创新链的标杆引领和产业链的自主可控。

就拿近几年来说,无论是刀片电池、EHS、1.5L/1.5T插混专用高效率发动机、DM-i/p,还是e平台3.0、IGBT4.0,以及最新应用的 CTB 和 iTAC 技术,都展现了雄厚且领先的技术实力,很好地解决了消费市场的用车痛点,为比亚迪的全球战略推进提供了强力支撑。

比如比亚迪重磅推出的“超级混动DM-i”技术,不仅打破了传统插混只能活跃在双限城市的“魔咒”,更是真正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颠覆,引领中国汽车品牌走进了混动时代。

可以肯定地说,比亚迪今天的成就,是其近20多年的坚守的结果。而大量技术成果的沉淀和积累,最终成就了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地位。

时至如今,对于比亚迪而言可谓渐入佳境,站在300万辆的新起点上,随着已有品牌的稳健发展,以及新品牌的渐次推出,我们非常期待比亚迪在未来不仅在销量上继续领跑,更会凭借自身的技术与力量,引领中国汽车品牌集体向上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和汽车文化网(www.qichewenhua.com)所有,如需转载需得到双方授权,同时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。

发表评论
请在登录状态下进行评论
最新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
简介:愿做媒体圈一股清流,带给人们赏心 悦目的享受。

回到顶部